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上海推出16项民心工程。在过去一年里,多项民心工程超额完成目标,甚至迈入发展新阶段。这些数字和变化,融入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的许多细节里。
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改善
2021年12月28日,长海369街坊不少居民冒着严寒雨雪来到旧改基地签约。随着长海369地块当日旧改生效,居民们将搬入新居,杨浦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全面走入历史。
记者从市住建委获悉,上海正在创新思路机制,全力打好旧区改造攻坚战。2021年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90.1万平方米,涉及4.5万户居民,超额完成全年70万平方米的年度目标。在历史文化和风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严格实施分级分类的风貌保护措施,细化风貌评估、甄别、规划方案优化完善等工作要求。加大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完成“一幢一册”测绘建档工作,有444处、1566幢优秀历史建筑已安装智能监测设备。
眼下还有许多老旧小区的“加梯”建设如火如荼。就在最近,徐汇梅陇三村就有12台电梯同时交付使用;长宁新华路街道有8处项目同时启动。
记者从市房管局获悉,2021年,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实现规模化量产,完成加装电梯1579台,通过业主意愿签约6073台,完成加梯数量是此前10年加梯总数的3倍。针对市民关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制度供给,出台技术标准、质量安全监督要点、后续管理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共优服务机制,提供加梯手续办理的“一站服务”,推动解决群众协调难、居民筹资难。创新推出“修缮+加梯”,将加装电梯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有机结合,将零星加梯项目与旧住房改造有效整合。
“城中村”改造也在有序推进。截至2021年底,上海4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已有27个完成,安置房开工率达到80.4%,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等公益性项目同步有序推进。
城乡空间品质持续提升
细心的行人会发现,新的一年,位于长宁和普陀的苏州河段,原本将天空割裂开来的“黑线”不见了。得益于“民心工程”架空线整治推动,到去年底,长宁—普陀苏州河段共清理37根“飞线”,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提升“颜值”。
提升城市景观,减少安全隐患,上海去年完成207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内环内主次干道入地率由65%提高到70%,拔除各类立杆1.5万根,平均减杆率61%,整合各类设施设备1.56万套。聚焦优秀历史建筑、历史风貌街区和道路等重点区域,打造了中共一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苏州河沿线等全要素整治示范片区,以及南昌路、高安路等全要素整治示范道路。
新的一年里,无论是在苏州河长宁段的华东政法大学滨河步道,还是位于浦东滨江的世博文化公园北区,都吸引了更多游人前来打卡。上海“一江一河”滨水区持续打造“生活秀带”,提高生态、文化、体育、服务空间品质,把最好岸线资源留给市民。2021年,黄浦江两岸“世界会客厅”加快打造,虹口港以东贯通提升工程顺利完工,焕然一新的国客中心码头880米正式贯通,世界会客厅段具有极佳观景视野的亲水平台对公众开放。
苏州河岸线聚焦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着力提升岸线品质,华政滨河步道“一带十景”全线开放,“苏河之冠”通过空间营造、功能入驻,成为沿线景观亮点和功能节点。同时,出台地方法规《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为“一江一河”两岸建设共享共治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滨水示范区提供法治支撑。
上海乡村风貌也在发生变化。记者从市农委获悉,9个涉农区均已明确美丽乡村片区建设计划。经过一年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全市有82个村、3.6万户村庄完成改造;428.4公里严重破损村内道路、318座沿线破损桥梁完成达标改建,提升村民出行条件;6.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提升农田设施水平,加强农田风貌与乡村风貌协同。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水平、水体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巩固,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增加
找地方停车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市交通委表示,聚焦老旧小区、医院在特定时段“停车难”问题,正在开展停车难综合治理民心工程。2021年上海完成67个先行项目治理,开工建设8300多个公共停车泊位,超额完成原计划40个先行项目、4000个建设公共停车泊位的年度指标,进一步缓解了一批老旧小区、医院的停车难矛盾。
智慧停车同步推进,在以西岸传媒港特大地库为核心的徐汇西岸滨江地区,建设了智慧停车新基建示范工程;在徐汇、静安、浦东、黄浦、闵行等区具备条件的15条收费道路停车场推进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主要采用了地磁、高感技术。
据悉,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和“上海停车”APP已经在2020年底上线运行,同步纳入上海市政府“一网通办”公共服务平台和“一网统管”城运系统,面向公众提供停车信息查询、统一电子支付、车位预约、错峰共享等服务功能,为相关部门和行业监管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数据支撑。
除了查询停车位,市民用手机也可即时搜索身边的早餐点位。作为智慧早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一年开发,去年12月,“早餐地图”服务在“随申办”APP、“随申办”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三端同步正式上线。上海市民可结合自身使用习惯,选择任意一端进入“早餐地图”服务。
“早餐地图”覆盖面广,囊括了沪上大部分早餐企业和网点。截至去年11月底,已有108家连锁企业总部进入平台,有13152条固定网点、746条移动网点信息纳入管理,并建立起早餐网点信息更新机制。
2021年,上海早餐民心工程市区联动、多方协作,继续“加速跑”,《上海早餐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确定的三年目标已经在两年内实现——全年新增早餐网点1993个,累计2505个;新增复合门店634个,累计964个;重点早餐企业布局网订柜(店)取点位1186个,累计1545个;设置智能取餐柜900个,投放早餐自助售卖机及无人早餐车206台。
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区域已基本实现每隔1000米左右设有早餐网点、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可达早餐供应点的目标。
此外,“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等一批“民心工程”也在加快建设当中真人百家家乐app,从而提升上海服务水平和生活品质。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建好环境 顺德人大:助力城市环境整治,代表监督推动“把好事办好”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事关全区发展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2024年,顺德区、镇(街道)两级人大引领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全面助推城市环境整治工作,监督城市环境治理工程提速增效,推动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惠及群众,促进城市管理提升精细化水平。通过以身作则,凝聚家园共建合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
人大代表实地调研大福路和穗福东路雨污分流工程。
投身城市美“容”行动,推动建好环境整治工程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都把助推城市环境提升作为履职重点。
自容桂街道召开城市环境整治提升动员大会后,人大代表们以身作则,积极投身到城市美“容”行动中,多次深入城市环境整治攻坚点,现场参与督导清理工作。
11月19日,容桂街道穗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开展代表进站活动,对大福路和穗福东路雨污分流工程进行调研。
当天,人大代表们来到大福路和穗福东路雨污分流工程施工现场,听取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汇报,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日常走访收集到的群众意见进行讨论,现场向施工单位提出意见。人大代表建议,政府应联合施工单位做好工程的宣传,并保持与市民的密切沟通,争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把好事做好。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杏坛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郭定洋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华丽转身。其中,北水村北昌小组“村心塘”环境整治案例,是他成功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
该塘因长期无人管理,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村民生活。郭定洋深入了解村民需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成功推动了“村心塘”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昔日的“黑臭塘”华丽转身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幸福园”。整个项目预算从310万元压缩至155万元,实现了“花少钱、办大事”的目标,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务实精神和创新能力。
改造后的北水村北昌小组“村心塘”。
建言城市精细管理,促进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城市环境整治工程需要建好,更需要管好。在推动城市环境提升“硬实力”的同时,各级人大代表们还针对当前顺德城市环境治理存在的各类问题,“把脉问诊”、条分缕析,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破解城市环境治理难题。
今年,乐从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对乐从镇南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视察监督。
人大代表们走访了南区中心公园和东望楼公园,向工程施工单位负责人了解公园建设情况。随后在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围绕如何更好提升旧城公共空间,积极提出各种建设性建议。
顺德区人大代表王艳芬建议在公园区域范围内增设AED急救设备。
乐从镇人大代表梁仲添建议在公园区域增设多角度监控设备,并增加现场广播以便家长可以及时找回走失的小孩,提高安全系数。
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倾听代表意见,现场予以回应,并表示将持续关注和进一步跟进代表们关心的问题。
在人大代表合力推动下,儿童公园和东望楼街角公园已完成改造真人百家家乐app,并增设了多种安全设备和休息座椅等,进一步提升了公园运营管理水平。
人大代表来到南区中心公园和东望楼公园,听取施工单位介绍建设情况。
增强家园共建意识,激发全社会参与城市美化的热情
城市环境的改善与提升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为增强市民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意识,激发大家共同参与城市美化的热情,人大代表鼓励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推动城市环境改善。
在推进“村心塘”环境整治过程中,郭定洋始终坚持“以工代赈”的方式,鼓励村民参与家乡建设。这一举措不仅激发了村民建设家乡的热情,解决了用工问题,还促进村民更加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乐从镇人大主席郑建华表示,各级人大代表关注社区升级建设等系列的民生实事项目,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提意见、献良策,向广大市民群众宣传城市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构建舒适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贡献了人大力量。
今年,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新杰带队前往顺德高新区开展驻镇下村视察调研活动,视察了顺德高新区文明桥及桥畔公园。看到顺德高新区充分合理利用桥下空间打造“15分钟健身圈”,让城市“角落”发挥功能、焕发生机的创新做法,调研组不禁连连称赞。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调研高新区桥畔公园建设情况。
张新杰表示,城市品质大提升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人大代表们要积极投身城市环境治理工作,推动各项环境提升工程提速增效,带动大家共建共享高品质魅力之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顺德融媒记者李文杰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